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中位居貧困縣第一名
任縣:堅持生態立縣民生優先
任縣人民公園一角。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通訊員王培)“鄉親們出來看,大街有了收集站;三輪車大街停,車上放著四個桶;兩個紅兩個綠,垃圾分類要牢記……”每天早上6點半,任縣小屯村保潔員僧杏云騎著電動垃圾分類車準時上崗,車上安裝的小喇叭播放著村民自編的垃圾分類順口溜。
小屯村的垃圾分類實踐,是今年7月任縣推進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積極嘗試。今年年底前,任縣將有40個村莊試行垃圾分類。日前,任縣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在全省上半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中,位居貧困縣第一名。
不只是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位居第一,任縣在貧困縣涉及的23項考核指標中,預算支出進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情況、水環境質量、造林綠化工作考評值、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等項指標也排單項第一,并以總分90.13的成績,在全省58個貧困縣中綜合排名第一。
“這是追求綠色發展的結果。”任縣縣委書記李海林說,近年來,任縣牢固樹立“生態立縣”發展理念,下大力氣補齊污染治理、造林綠化、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民生短板,促進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任縣將年初確定的20項民心工程細化分解為63個小項,分別明確牽頭領導和責任單位,制定月進度計劃,建立專項臺賬,按月督導要賬,讓民心工程更好地惠及于民。69歲的路三村村民宋俊參加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現在每個月可以領到108元的養老金。她告訴記者,按月領到養老金,感到特別滿足。
在縣城昌平路西側、南甘寨村外1100畝的林地里,金葉松、白皮松等樹種長勢正旺。同樣壯觀的,還有西縣南村500畝林地、澧洺路西側2180畝林地等,千頭椿、銀杏、白蠟等樹種,行列分明、整齊劃一。
據了解,今年春季,任縣共新增景觀林6000余畝。目前,全縣造林面積7萬畝,其中建設國家儲備林3.2萬畝,建成千畝以上重點綠化區片6個、800畝以上綠化區片2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9.8%。
“我們在儲備林建設上探索推行了一套‘種、管、護、營’新機制。”副縣長張煥君介紹說,為讓儲備林建設發揮最大效益,任縣創新栽植模式,增加種植行距,減小種植株距,實行南北行栽植模式,每畝種樹由75棵改為104棵,既利于機械化作業,又利于資金回本。成立森林防護隊伍,分區包片、壓死責任,對病蟲害實行科學防治,定時修剪、強化管理。
綠是城之肺,水是城之魂。在改善水環境質量上,任縣也不遺余力。
任縣是“九水歸一”之地,飲馬河、順水河等都留下了美好的傳說。但因氣候變化以及隨意排放、河底淤泥等諸多原因,“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問題一度存在。
近年來,任縣加大了治水力度。“飲馬河公園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將利用飲馬河全長約13公里的堤頂道建設生態河道、自行車道、人行步道和綠廊綠道系統。”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陳會波告訴記者,該項目全部建成后,不僅可以豐富城市景觀,還可以解決縣城南部的雨水排放問題,同時對接牛尾河整治工程,將任縣水系形成一個整體的環狀水網。
家住飲馬河附近的李坤祥每天早上都要去已建成的帶狀公園里轉一圈。“親眼看著河道兩側的生態長廊建好通行,旁邊的喬木花草綠意濃濃,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李坤祥說。
為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任縣積極推進牛尾河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加強涉水企業監管,開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強力推進碧水保衛戰。今年上半年,全縣水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5、6月份在全市水環境質量考核中排名第一位。
根據規劃,任縣還將以牛尾河、飲馬河、尚水河和順水河為框架,打造總長46.5公里、總蓄水量約450萬立方米的“四河八湖”水網格局,構建河河相連、河湖相通的水循環體系;堅持水系建設與造林綠化齊步走,建設環城皆水、水綠交融的生態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