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于2023年4月12日正式印發,現就相關內容進行如下解讀:
一、為什么要出臺《實施意見》?
2022年6月17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出臺《實施意見》是全面啟動我省數字政府建設的信號,全面強化了我省數字政府建設頂層設計,對于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的引領作用,推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具有重要意義。
二、《實施意見》出臺的總體考慮是什么?
一是全面對標對表。認真對照《指導意見》要求,逐條逐項細化落實,明確提出全面提升政府數字化履職效能、構建基礎支撐平臺體系、構建新型數據資源體系、構建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完善數字政府推進體制機制等5項重點任務,確保國家文件要求不折不扣落實落地。二是明確工作思路。按照“先數字化再智能化”思路,提出建立完善基礎數據庫、主題數據庫、行業專題數據庫,加快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政務運行、政務公開等7個領域數字化,在此基礎上,通過搭建平臺和開展數據整合、分析、應用,實現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三是創新推進舉措。借鑒先進省份經驗,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建立數字政府建設項目清單管理制度、省有關部門數據官制度,成立數字政府專家委員會、數字政府聯合實驗室等工作舉措,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凝聚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工作合力。
三、《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實施意見》共包括7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明確我省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以及2025年和2035年工作目標。第二部分是全面提升政府數字化履職效能。聚焦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政務運行、政務公開等7個方面,分類提出建設完善數據庫及業務平臺,為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治理、精準服務提供有力支撐。第三部分是構建基礎支撐平臺體系。以提升基礎支撐平臺服務能力和共性應用平臺支撐能力為重點,統籌政務云、電子政務外網資源建設,統一身份認證和電子印章,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堅實基礎。第四部分是構建新型數據資源體系。以建設上聯國家、覆蓋全省的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為基礎,以構建銜接一致、完整有效的政務數據目錄為抓手,厘清部門權責,推動數據按需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第五部分是構建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層面規范數據的收集、傳輸、儲存和應用。強化安全技術應用,建立動態監控、主動防御、協同響應的數字政府安全技術保障體系。第六部分是建立完善數字政府推進體制機制。以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為主導,建立部門數據官、專家委員會、聯合實驗室、項目清單等制度,形成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強有力機制。第七部分是加強黨對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加強黨的組織領導,提升干部數字素養,強調領導干部善于用數字思維、用數字說話、用數字支撐決策。統籌相關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有關制度標準,強化督導考核和審計監督,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四、數字政府建設將會帶來什么改變?
數字政府是數字經濟時代涌現的新型政府模式,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協作機制,破除政府行政壁壘,促進政府治理向整合化、透明化、現代化轉變的新時代電子政務形態。建設數字政府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滿足社會不同主體對政府的需求,實現政府、市場與公民社會的良性互動與合作,從而實現“善治”的目標。通過數字政府建設,一是深度整合數據資源,打通信息渠道,更好地促進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協同共享。二是促進政府服務質量更高,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更廣泛的線上服務,將會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三是政府管理更加高效,數字化平臺使行政事務的更加透明、便利、高效,政策、服務、指令、線索將會更快到達一線,打破時空界限,使政府可以全天候傾聽社情民意,回應群眾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