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焊花綻放……9月14日,秋日湛藍的天空下,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的雄安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4000余名工人和4款機器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雄安國貿中心項目集高品質辦公、商業、酒店公寓、航空服務等于一體,總建筑面積約106萬平方米。目前,該項目樁基工程、筏板已完成施工,航站樓已沖出正負零,其余樓棟正在進行地下室施工。
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雄安城際站與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看沙盤、登平臺,遠眺建設工地,了解啟動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重點疏解項目規劃建設進展情況。總書記指出,要在建設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一個沒有“城市病”的未來之城,真正把高標準的城市規劃藍圖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建設者們牢記總書記囑托,把殷殷關懷化為奮斗的不竭動力。如今,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正在建設者們的汗水中拔節生長。
10月11日,在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機器人展廳內,技術人員正在調試地面抹平機器人。 河北日報記者 李暢 攝
航站樓是國貿中心項目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座螺旋上升的鋼結構建筑猶如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巍然屹立。
“它的名字叫‘生命之樹’,是航站樓的主要承重結構。”雄安集團雄商置業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人張濤介紹,航站樓地下共有四層,深約30米,分別為城市層、站廳層、站臺層、行李夾層。這棵“生命之樹”樹干高度為22米。航站樓建成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空功能將在雄安新區延伸落地,乘客在這里就能辦理值機、行李托運等手續,隨后搭乘京雄快線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目前,“生命之樹”的“樹干”已經完成全部吊裝施工,正在進行“樹冠”局部節點位置焊接。施工現場,十幾名焊接工人在高大的“樹冠”鋼梁上嫻熟地焊接,一片片絢爛的焊接火花如同盛開了滿樹繁花。
“‘生命之樹’的建設容不得半點馬虎,如何牢牢守住質量生命線?唯有大力進行技術創新。”張濤說,通過組織專家進行多輪技術研討和反復實驗,他們創新采用多層多道錯位焊接技術,即先通過多層多道焊接工藝將寬窄不一的不規則焊縫間隙以及較大的焊縫間隙處理成標準焊縫間隙,再進行標準焊縫的合龍焊接。運用該技術減小了寬焊縫的焊接應力,保證了焊接質量。這樣一層層、一道道焊接下來,一根根相互交叉的“樹枝”緊緊地生長在一起,既牢不可破,又渾然一體。
10月11日,在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機器人展廳前,技術人員正在調試地面抹平機器人。河北日報記者 李暢 攝
除了創新技術,國貿中心項目建設方還嚴格把控每一個施工細節。
張濤每天都要到項目現場進行兩次巡查,風雨無阻。他隨身攜帶著一本《雄安國貿中心項目鋼結構施工指導手冊》,里面詳細寫著鋼材進場、鑄造件進場、現場拼裝等各個工序的操作規范、技術要求和檢驗管控點:鋼材進場時,要進行資料檢查、外觀質量檢查、尺寸檢查和見證復檢;構件拼裝進行胎架定位時,每個節點要焊接牢固,各個零件要確保尺寸精度達標……
對于《手冊》中的操作規范和技術參數要求,張濤早已熟稔于心。走在施工現場,他一會兒停下腳步檢查鋼材、涂料等物料的外觀和存放情況,一會兒與施工人員、監理人員交流溝通……一圈巡查結束往往要一個多小時。“巡查工作必須細致,因為每個細節都關乎建設質量。”張濤說。
在張濤對“生命之樹”地上建筑進行巡查的同時,地下的城市層建筑內,地面整平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等四款機器人也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它們有的筆直地向前行走,有的靈巧地擺動臂膀,將混凝土地面抹得平整光潔。“這幾款機器人可以在保障施工精度的同時提高作業效率。比如地面抹平機器人,平整度偏差能夠控制在5毫米以內,施工效率每小時可達400平方米。”工作人員介紹。
讓張濤感到振奮的是,除了已經應用的這4款機器人,接下來,國貿中心項目還將引入和應用測量機器人、砌磚機器人、室內噴涂機器人等一共13款機器人和空中造樓機。
“隨著后期更多機器人上崗,相信我們一定能進一步提高建設質量,讓每一座建筑茁壯生長。”張濤信心滿滿地說。(河北日報記者 康曉博 李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