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余畝防護林拱衛鎮北臺
綠進沙退!長城有了新“守護者”
【長城名片】
鎮北臺
陜西擁有豐富的長城資源。其中,榆林市境內的鎮北臺是明代長城遺址中規模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墩臺式建筑,素有“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之說。
鎮北臺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的紅山頂上,整體建筑為正方形四臺疊加,內夯黃土,外包磚石,底大頂小,逐層收進,總高約30米,占地面積5056平方米,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
7月25日拍攝的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北臺。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 攝
7月25日上午,陜西省榆林市鎮北臺,不少游客慕名而來,領略“萬里長城第一臺”的雄偉氣勢。
拾級而上,來到鎮北臺最高層,中國長城學會首席專家、副會長董耀會極目遠眺,頓生感觸:“變化太大了!這里向北就是毛烏素沙地邊緣。40年前,登臺看到的是漫漫黃沙,大風吹得臉上脖子里全是沙子,一磕牙嘴里‘嘎吱嘎吱’響。如今,觸目所及都已被綠色覆蓋。”
藍天、白云、巍峨的高臺、郁郁蔥蔥的林海,雄渾壯美的塞上風光,讓來自貴州的游客杜長江一次次按下相機快門。
“太震撼了,沒想到長城上還有規模如此宏大的墩臺式建筑。”70歲的杜長江告訴我們,他一直對長城文化很感興趣,這次特意帶著老伴和外孫女前來參觀,“前些年游覽過八達嶺、金山嶺等多處長城點段,但感覺鎮北臺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勢。”
在這里,董耀會遇到了老朋友徐茂成。今年64歲的徐茂成曾擔任榆林市文旅局鎮北臺文管所所長多年,他回憶道:“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城墻垛口幾乎全部損毀,后來經過修繕,鎮北臺才重現昔日風采。”
7月25日,董耀會(左)與河北日報記者登上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北臺。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 攝
修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鎮北臺是蒙漢邊關貿易、民族融合的重要見證。歷史文獻記載,鎮北臺附近有接受納貢和洽談邊貿事務的款貢城,以及蒙漢互市的易馬城,但對兩座城具體面積多大、“四至”在哪里,均語焉不詳。
“歷史上,鎮北臺及附近長城建成后,由于周邊缺少植被,流沙一年就能堆積到城墻一半的高度甚至更高,長城守軍每年都要在城墻根兒扒沙,以防敵人從沙堆上攀登城墻。”董耀會介紹,“黃沙曾將款貢城掩埋多年,直到2006年,當地文保部門組織力量對黃沙進行清理后,這座城池才露出真容。”
20世紀50年代起,曾長期被風沙困擾的榆林人開始接力植樹造林、防沙治沙,推動綠色版圖不斷擴大,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榆林也實現從“沙漠之城”到“國家森林城市”的轉身。
如今,拱衛鎮北臺的也不再是披堅執銳的士兵,而是由6萬余畝樟子松、油松等常綠樹木組成的防護林。綠覆黃沙,墩臺巍峨,讓鎮北臺成為游客遠眺塞上風光的絕佳去處。
7月25日,董耀會(右)與河北日報記者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北臺交流。河北日報記者 趙杰 攝
指著南邊的榆林古城,董耀會告訴我們,地處草原游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明過渡地帶的榆林,明朝時曾是九邊重鎮之一,境內擁有豐富的長城遺跡,長城陜西段超八成在榆林。“如此豐富的長城資源,是非得下力氣保護不可啊!”他說。
2020年,榆林市將鎮北臺、紅石峽、榆林衛城三家文保單位合并,組建榆林市長城保護中心,對市主城區及周邊長城資源一體規劃、同步保護。被譽為“塞上碑林”的紅石峽,如今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的重要點位。其中,因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過渡地帶,占地2680畝的紅石峽沙地植物園主要栽種了樟子松、沙柳等45科500余種干旱半干旱地區植物,植被覆蓋率由20世紀50年代末的3%提高到目前的67%,成為我國防沙治沙的重要科研實驗基地。
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董耀會聽到這些頻頻點頭:“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考慮為長城增綠,很有必要。”
“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7月25日下午,漫步榆林古城大街,樹蔭蔽日,仿古風格的店鋪鱗次櫛比。
“在榆林古城的保護修繕中,我們堅持留住古樹、留住綠色。”打小生活在榆林古城的榆林市榆陽區文旅文廣局副局長張蓉告訴我們,讓綠色與長城相伴,已成為榆林長城保護的重要理念。這些歷經風雨的古樹,就像是榆林百姓的默默守護者,已悄然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榆林市榆陽區明珠大道一棟寫字樓里有一座長城主題展館,展館設有“萬里長城·百年回望攝影展”“保護長城,我們在行動”等7個展區,參觀者邊走邊仔細觀看。
“與幾十年前甚至幾年前相比,相同地點、相同角度拍攝的長城攝影作品中,鏡頭中的綠色都越來越多。”展館創建者、榆林市長城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高秋燕指著展覽中的照片說,每當看到這些變化,她覺得無論怎樣的付出都很值得。(河北日報記者 劉劍英)